媒體報道
三秦都市報:陜煤榆林合力公司打造黃芪大數據云平臺
三秦都市報 2020年6月11日 A2
陜煤榆林合力公司打造黃芪大數據云平臺
科技挖掘扶貧產業潛能
云倉儲時時掌握土特產數據動態、農學碩士直播帶貨、大數據指導農戶種植,在陜煤榆林合力公司的幫扶下,榆林地區土特產黃芪的生產和銷售方式正發生變化,科技讓扶貧產業迸發出巨大潛能。
“寶寶們,感謝大家走進直播間,今天給大家帶來天芪檸檬茶、金菊茶和天芪原生長棍裝產品”。6月4日晚七點半,陜煤榆林合力公司子洲黃芪直營店在淘寶準時開播,主播張拓告訴記者,這是第四次直播,剛開始直播間人并不多,但想著有這么好的貨源,又能為農民增收,他們一直在堅持。經歷過幾次直播,逐漸找到竅門,直播間的人數越來越多,產品也通過直播銷往了全國。
記者了解到,目前子洲縣有芪農20500多戶,年產鮮黃芪6000多噸,種植面積15萬畝。天芪生物科技公司通過黃芪大數據云平臺,實現對全縣黃芪產量及庫存動態的掌控。陜煤榆林合力公司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李勇說,在做黃芪產業之前,芪農銷路打不開,黃芪在當地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。主要通過二手收購商進行收購,銷售環節多,芪農利益受影響,更影響芪農種植信心。
但是,依托黃芪大數據云平臺,可為全國大型供應鏈采購商提供標準化的平臺對接端口,通過大宗采購結合小規模批發,解決子洲縣黃芪銷售問題。通過溯源機制,天芪生物科技公司為高附加值農產品打上“身份證”,通過掃描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,可追溯源頭確保食品安全問題。
在榆林市子洲縣馬蹄溝鎮,天芪生物科技公司一號云倉就在這里,云倉儲存管理員張金鎖介紹,云倉占地150多平方米,代儲代銷黃芪庫房20間,每間可存放黃芪5噸,倉庫內共安裝7個軸流風機,以確保黃芪的儲存條件。每個房間都有庫存動態標識卡,并配置手機移動端動態監控。
梅方義 汪琳 本報記者 馬軍偉 王媚